2009年 新一代設計展
「新一代設計展」自1982年開辦至今,逐漸發展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設計新秀聯展,不只是台灣設計界的年度盛事,更是產業界發掘優秀設計人才的大好機會。
今年,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不但會展出令各界激賞的產品設計作品,亦展出未來的新趨勢:媒體設計。在1加1大於2的效益之下,大同大學今年將以嶄新的面貌與世人見面,歡迎大家呼朋引伴,和大同大學新一代的設計師一起飆設計!
時間:2009年5月14日至17日
地點:台北世貿中心一館。
2009新一代設計展官方網站
購票辦法,請按這裡。
影片創作:任命牛
影片創作人:張珈瑜、翁于涵
影片內容依據“任命牛 by 李勤岸”所製作。
牛就是牛
光復前是牛
光復後也是牛
牽到東京是牛
牽到北京是牛
牽到台北也是牛
只為有草吃
在大的苦也受
不論鞭子怎麼鞭笞
不論辱罵怎麼辱罵
甚至於-怎麼換來換去
不同的主人我都沉默耕耘
不問世事
頭上的一雙角
看來像是裝飾品
聽說原來是種銳利的武器
原來作為牛
上帝也賦予反抗的權利
影片內容依據“任命牛 by 李勤岸”所製作。
牛就是牛
光復前是牛
光復後也是牛
牽到東京是牛
牽到北京是牛
牽到台北也是牛
只為有草吃
在大的苦也受
不論鞭子怎麼鞭笞
不論辱罵怎麼辱罵
甚至於-怎麼換來換去
不同的主人我都沉默耕耘
不問世事
頭上的一雙角
看來像是裝飾品
聽說原來是種銳利的武器
原來作為牛
上帝也賦予反抗的權利
影片創作:推銷員與麋鹿
影片創作人:蔡宜喬、劉冠良
影片內容依據“推銷員與麋鹿 by 何樂爾”所製作。
從前有個號稱是天下無敵的推銷員,他能把牙刷賣給牙醫,能把麵包賣給麵包師,能把蘋果賣給種水果的農夫。有一天,有個好朋友對他說,如果他能把防毒面具賣給麋鹿,才真叫厲害。二話不說,推銷員就整裝出發往北走,直到他到了一座裡面只住著麋鹿的森林。
他對第一隻碰到的麋鹿說:「早!您肯定需要一個防毒面具。」
麋鹿說:「為什麼?我們這兒的空氣新鮮得很。」
推銷員回說:「今天可是每個人都有一個防毒面具啊!」
麋鹿面帶歉意地說:「可是,我真的不需要防毒面具。」
推銷員接著說:「雖別說得那麼快,你會需要的。」
不久,推銷員就在這座只住著麋鹿的森林裡蓋起了一間工廠。朋友們都說他瘋了。他卻輕描淡寫地回答道:「我沒瘋,我只是要把防毒面具賣給麋鹿而已。」
工廠蓋好以後,煙囪排出了大量的廢棄,先前那隻麋鹿只好過來找他。
麋鹿說:「現在我是需要防毒面具了。」
推銷員得意的回答道:「我不是告訴您了嘛!」
然後當即賣了一個防毒面具給牠,邊還神情愉快地說:「品質保證!」
麋鹿又說;「其他的麋鹿也需要,你還有貨嗎?」
推銷員說:「算你們運氣不錯,我還有一堆。」
「對了,」麋鹿隨口問說,「你工廠裡在生產什麼?」
「防毒面具。」推銷員說。
影片內容依據“推銷員與麋鹿 by 何樂爾”所製作。
從前有個號稱是天下無敵的推銷員,他能把牙刷賣給牙醫,能把麵包賣給麵包師,能把蘋果賣給種水果的農夫。有一天,有個好朋友對他說,如果他能把防毒面具賣給麋鹿,才真叫厲害。二話不說,推銷員就整裝出發往北走,直到他到了一座裡面只住著麋鹿的森林。
他對第一隻碰到的麋鹿說:「早!您肯定需要一個防毒面具。」
麋鹿說:「為什麼?我們這兒的空氣新鮮得很。」
推銷員回說:「今天可是每個人都有一個防毒面具啊!」
麋鹿面帶歉意地說:「可是,我真的不需要防毒面具。」
推銷員接著說:「雖別說得那麼快,你會需要的。」
不久,推銷員就在這座只住著麋鹿的森林裡蓋起了一間工廠。朋友們都說他瘋了。他卻輕描淡寫地回答道:「我沒瘋,我只是要把防毒面具賣給麋鹿而已。」
工廠蓋好以後,煙囪排出了大量的廢棄,先前那隻麋鹿只好過來找他。
麋鹿說:「現在我是需要防毒面具了。」
推銷員得意的回答道:「我不是告訴您了嘛!」
然後當即賣了一個防毒面具給牠,邊還神情愉快地說:「品質保證!」
麋鹿又說;「其他的麋鹿也需要,你還有貨嗎?」
推銷員說:「算你們運氣不錯,我還有一堆。」
「對了,」麋鹿隨口問說,「你工廠裡在生產什麼?」
「防毒面具。」推銷員說。
大同大學 工業設計研究所 2009年 碩士在職專班 招生
影片創作:檳榔主義
影片創作人:汪永士、黃佳汝
影片內容依據“檳榔主義 by 葉蜉(耕莘網路詩創作獎 佳作)”所製作。
1.作為一個生存者
誰說檳榔的存在不具意義?因為檳榔所以
檳榔攤存在
彩色日光燈管存在
不規則紅色柏油路面存在
比基尼、小可愛、胸罩乃至薄紗及十元打火機
還有鐵皮貨櫃屋都因此有較多機會存在
2.與結構主義的關係
檳榔是去中心的
是屬於廣大社會結構中的一份子
與兄弟、計程車司機、不怕冷的檳榔西施
環環相扣
即使是德希達也不可鬆之
3.在符號學裡的意義
「在我們的語言符號系統裡,檳榔無疑是一個獨立的符號」
以上引言係經過與下列符號對比後證實確具相關性:
a.幹
b.呸
c.分貝九十以上的晚間機車呼嘯聲
d.西瓜刀霍霍聲
e.五星級飯店裡的穿拖鞋人士腳步聲
f.麻將相互敲擊聲……族繁不及備載
4.經過精神分析後
檳榔的淺意識其實是薩德式的
除了被石灰掩埋
還有被葉片捆綁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用性意識來包裝自己
如裸女的三點印有星狀記號的圖片的紙盒
或買他兩粒順便摸她兩粒的標語
5.雖然未經同意且顯然很困難,但是以解剖學的驗證方式
媽的!死孩子
誰叫你拿你爸的檳榔去玩?
賞你一巴掌去當壁紙!
影片內容依據“檳榔主義 by 葉蜉(耕莘網路詩創作獎 佳作)”所製作。
1.作為一個生存者
誰說檳榔的存在不具意義?因為檳榔所以
檳榔攤存在
彩色日光燈管存在
不規則紅色柏油路面存在
比基尼、小可愛、胸罩乃至薄紗及十元打火機
還有鐵皮貨櫃屋都因此有較多機會存在
2.與結構主義的關係
檳榔是去中心的
是屬於廣大社會結構中的一份子
與兄弟、計程車司機、不怕冷的檳榔西施
環環相扣
即使是德希達也不可鬆之
3.在符號學裡的意義
「在我們的語言符號系統裡,檳榔無疑是一個獨立的符號」
以上引言係經過與下列符號對比後證實確具相關性:
a.幹
b.呸
c.分貝九十以上的晚間機車呼嘯聲
d.西瓜刀霍霍聲
e.五星級飯店裡的穿拖鞋人士腳步聲
f.麻將相互敲擊聲……族繁不及備載
4.經過精神分析後
檳榔的淺意識其實是薩德式的
除了被石灰掩埋
還有被葉片捆綁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用性意識來包裝自己
如裸女的三點印有星狀記號的圖片的紙盒
或買他兩粒順便摸她兩粒的標語
5.雖然未經同意且顯然很困難,但是以解剖學的驗證方式
媽的!死孩子
誰叫你拿你爸的檳榔去玩?
賞你一巴掌去當壁紙!
色彩觀察:紫色
設計師:林佩璇 (Pei-Xuan Lin)
觀察心得:走在日常我經過的街道巷弄間,拿起相機試著搜尋生活中的紫色,搜尋生活中些許的的羅曼蒂克與神秘,在這裡,我發現了許多大張旗鼓的浪漫。
This image was awarded as Finalist in the “COLORS OF LIFE” competition issued by the New Art Perspectives at December 2008.
此作品榮獲COLORS OF LIFE競賽 入圍
觀察心得:走在日常我經過的街道巷弄間,拿起相機試著搜尋生活中的紫色,搜尋生活中些許的的羅曼蒂克與神秘,在這裡,我發現了許多大張旗鼓的浪漫。
This image was awarded as Finalist in the “COLORS OF LIFE” competition issued by the New Art Perspectives at December 2008.
此作品榮獲COLORS OF LIFE競賽 入圍

影片創作:台灣新年 (Taiwanese New Year)
影片創作人:何清蓉、崔晉元、黃心怡
影片內容:
傳言台灣島將沉入海底,民眾以悲傷的情緒準備渡過最後的時光。
為了不讓家中供奉的神明也一併受災,就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四號日將家中供奉的所有神明送回天庭(註一)。
除夕當天則與家人圍爐共度最後一晚(註二),吃完後,大人將錢分送給大家,這就是壓歲錢的由來。
到了正月初一,台灣竟然安然度過沉島危機,於是民眾都興奮地出來「行春」互道恭喜,為了感謝神明庇佑,早晨吃素以示感恩。
初二,女兒、女婿返回娘家探望父母。
到了初四,確認台灣無恙,便把神祇迎回家中供奉。
初五民眾恢復正常工作。
此為台灣新年的由來。
註一:習俗上,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為「送神日」,一般習俗是說「送灶神」,但台灣真正的送神文化並非如此。“送神”是將家中供奉的所有神明全部送回天庭,而不是只送「灶神」。送神時要焚燒「雲馬」讓諸神能返回天庭。雲馬是黃紙印上神馬、馬伕、神轎、船舶等圖案,是神明的交通工具。傳說送神之後,廿五日天神會下凡代替上天述職神祉巡視,所以當日不可曝曬內衣褲。
註二:一般印象中,年夜飯一定要有魚,而且吃的時候不可以吃頭尾、不能翻轉,以代表來年能一帆風順、豐收慶有餘,象徵“年年有餘”。不過,台灣文化裡的年年有餘則不太一樣。在除夕祭拜神明及祭祖後,桌上會擺『發糕』及『米飯』各一,且在發糕上插上紅紙花,稱為「飯春仔」,其中的「春」字和台灣話裡的「剩」字同音,「飯春」也就是「剩飯」,祈許新的一年是個好年頭,家中糧食富足、衣食無缺。
影片內容:
傳言台灣島將沉入海底,民眾以悲傷的情緒準備渡過最後的時光。
為了不讓家中供奉的神明也一併受災,就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四號日將家中供奉的所有神明送回天庭(註一)。
除夕當天則與家人圍爐共度最後一晚(註二),吃完後,大人將錢分送給大家,這就是壓歲錢的由來。
到了正月初一,台灣竟然安然度過沉島危機,於是民眾都興奮地出來「行春」互道恭喜,為了感謝神明庇佑,早晨吃素以示感恩。
初二,女兒、女婿返回娘家探望父母。
到了初四,確認台灣無恙,便把神祇迎回家中供奉。
初五民眾恢復正常工作。
此為台灣新年的由來。
註一:習俗上,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為「送神日」,一般習俗是說「送灶神」,但台灣真正的送神文化並非如此。“送神”是將家中供奉的所有神明全部送回天庭,而不是只送「灶神」。送神時要焚燒「雲馬」讓諸神能返回天庭。雲馬是黃紙印上神馬、馬伕、神轎、船舶等圖案,是神明的交通工具。傳說送神之後,廿五日天神會下凡代替上天述職神祉巡視,所以當日不可曝曬內衣褲。
註二:一般印象中,年夜飯一定要有魚,而且吃的時候不可以吃頭尾、不能翻轉,以代表來年能一帆風順、豐收慶有餘,象徵“年年有餘”。不過,台灣文化裡的年年有餘則不太一樣。在除夕祭拜神明及祭祖後,桌上會擺『發糕』及『米飯』各一,且在發糕上插上紅紙花,稱為「飯春仔」,其中的「春」字和台灣話裡的「剩」字同音,「飯春」也就是「剩飯」,祈許新的一年是個好年頭,家中糧食富足、衣食無缺。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