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大學與奧勒岡大學聯合舉辦之設計工作營圓滿結束

在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系、設計科學研究所與美國奧勒岡大學建築與聯合藝術學院 (Architecture and Allied Art, University of Oregon, Eugene, US) 的合作之下,於2009年7月13~16日舉行為期四天的設計工作營。
工作營主題為“Food as Cultural Offering”,以台灣食物為主題,試著為台灣食物賦予新意,作為台灣與美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特別感謝大同大學工設系與設科所在經費上支持,讓學生無後顧之憂,得以發揮最佳的學習效果。更感謝奧勒岡大學 Professor Nancy Cheng and Professor John Arndt 全心全意的付出。


This workshop would not be possible without full support and valuable advice from Nancy and John. The students quite enjoy designing in this workshop.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the Tatung students have a wonderful and valuable experience in this workshop.

It has to say that Nancy and John made this workshop successful and unforgettable.



上圖:工作營說明


上圖:工作營照片集錦


上圖:投影播放--工作營紀實


上圖:工作營圓滿完成

工作營成果:Red-Turtle cake (紅龜糕)Leicha(擂茶)Poprice (米香)SunCake(太陽餅)Mochi(麻糬)Nougat(牛軋糖)



上圖:玩樂照片集錦


上圖:投影播放--玩樂照片

原住民傳說故事:天上梯

原住民傳說故事:天上梯

撒奇萊雅族傳說故事:天上梯
影片創作者:大同大學 媒體設計系 蘇子雅

故事摘要:在撒奇萊雅族的先祖中,有位名為Sayan的美女。有一天她到井邊取水,發現裡面有一名衣著骯髒的男子,他說自己名叫Votong。後來善良的Sayan將Votong帶回村裡。由於Votong在村裡不事勞動,因此村裡的人逐漸對Votong的行為感到不滿。村民想趁他熟睡時將他抬到山裡扔掉,卻無法移動像是在地上生了根的Votong一步。看不下去的村民只好請當初Sayan想辦法....





創作心得
第一個感想是做的很累,連續熬夜的天數有破紀錄,但是製作的過程中心情還滿愉快的,看到裡面的人會動就很開心。剛開始做的時候想用以前不熟悉的Painter繪製,覺得Painter的筆刷可以表現出某種朦朧的質感,在繪製圖中我終於把繪圖板用順了,在這之前每次用繪圖板都卡卡的,這應該算是最大的收穫。但是Painter的檔案之後都要轉到Photoshop處理,過程中開開關關浪費了不少時間,這也是本次作業會花費這麼多時間的最大原因,一些接合的調整到後面來看是非常瑣碎而且對影片無關緊要的,迫於時間壓力下,過了中段以後大部分的場景都是用Photoshop處裡,也加入了不少影像素材,因此整體的風格有點改變。我一開始本來打算走筆觸線條加上局部上色,但每畫一張就會改變,或許是因為在這次的影片中嘗試了很多種畫法,所以整體畫面的風格不大能統一,這是缺點。在音樂上一開始花滿多時間,加上片尾總共4首音樂,其中有3首都是同一專輯的,然後為了讓影片步調不要過快,許多地方的音樂採取重複播放方式拖長,不過音樂的剪接像是一開始的打地基,等搞定了之後後面的進展也可以比較順利。旁白配音的部分我覺得有點不滿意,當初一共錄了兩次,有些快慢語氣銜接上的問題,而且我在錄音時沒有特別指示錄音者說話語氣,錄完後也沒有檢查,因此在這部份在後期的音效剪接上有不良影響。整部片裡我喜歡線稿描述手的動作,有種真正在做動畫的感覺,而不只是拖拉圖層,但因為滿耗時的,所以並沒有做很多,這點很可惜。

原住民傳說故事:地底下的精靈

原住民傳說故事:地底下的精靈

布農族傳說故事:地底下的精靈
影片創作者:大同大學 媒體設計系 劉佳柔

故事摘要:
森林裡,獵人達魯正在採集松樹片。達魯是村裡耳朵最靈敏的獵人,天生就能聽見最遠最細微的聲音。這時候,達魯聽到山洞裡,遠遠傳來孩子嬉鬧聲。達魯順手點燃松樹片,便進了山洞。洞裡又深又暗,剛剛採集的松樹片都快用光了。突然,眼前出現兩雙藍綠色的眼睛;竟然......



創作心得:
這次的動畫作業,對我來說其實還頗特別的,因為其中的主題,是要製作有關於原住民故事、他們流傳的神話,有關於原住民相關的資訊,除了平時電視上會播原住民豐年祭之外,最多也只剩下之前國小、國中社會科的些許記憶。這次我選擇的是布農族,原本還以為擁有「八部合音」的布農人有許多相關的民間故事或是流傳已久的神話,但是仔細尋找,才發現到布農族的資料真的少之又少,不論是網路上的相關資料,還是圖書館裡的相關書籍,想要找到一篇不錯又特別的傳說故事,真的是難上加難,所以光再找原住民的相關文獻、書籍,就費了我不少的功夫。

除了找尋素材之外,其實一部好的動畫除了流暢的畫面外,配音方面也是不容忽視的,而這次的製作中,也是我第一次踏入錄音室裡,也是因為第一次進入房裡錄音,所以在使用錄音設備上也花了不久的時間,從錄音、混音、到剪接,最後的背景音樂,後來才發現,真的要把聲音錄好、處理好,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原本還以為就把聲音錄好就大功告成,但其實錄音也有不少學問呢。

在設計好腳本、完成錄音後,開始著手製作動畫,而這也是碰到困難的開端。因為想要突破先前自我的設計風格,不管在之前的平面設計也好、這次製作動畫也好,就是想要畫出不一樣的東西出來,但不管再怎麼絞盡腦汁,偏偏就畫出來的東西卻不合自己想法,所以很多時間都浪費在背景的處理上或是人物處理,每次眼看繳交時間逼近、心裡的壓迫也隨之增加,不過最終還是有慢慢畫出自己想要的風格與感覺,心裡也開心、放心許多。

我覺得自己的優點是在聲音與配樂方面,雖然沒有純正原住民發音,但是在錄音與請同學錄音時,我會注意”聲音的表情”,一個好的配樂,也是能引人入勝的;我覺得自己較弱的部份是鏡頭語言,還需要多學習。這次的動畫製作過程中,除了最後畫出一部能夠說服自己的作品,此外也學到了不少東西,一部好的動畫要包含了流暢的畫面、人物設計、背景處理、還有背景音樂及配音,最重要的,是我學到了時間管理的重要。

原住民傳說故事:懶惰的巨人

原住民傳說故事:懶惰的巨人

賽德克族傳說故事:懶惰的巨人
影片創作者:大同大學 媒體設計系 游馥慈

故事簡介:
拉賣長的很高大。他可以一腳跨在東邊的布洛灣,另一腳跨到南投的森林哩。就在今天斯哇森那個地方,山上有一個平台就是它的腳印。另外在中央山脈那裏有一個池,也是他踏出來的。

他非常的懶惰,從不主動去找獵物吃,他總是坐在山底下,等著山上獵人追趕的獵物,不小心滾到山下來時,他便張開嘴巴,獵物自然就進到他的喉嚨裡去....




原住民傳說故事:勇士白狼

原住民傳說故事:勇士白狼

魯凱族傳說故事:勇士白狼
影片創作者:大同大學 媒體設計系 蕭琇琳



故事摘要:
這是一個關於魯凱族一個小部落的故事,原本一直是很平靜的部落。有天,山上的巨人族來偷襲,很多的村民都被吃掉了。但是巨人族的法師阿達恩,他覺得巨人族「打獵」的成果很不理想,於是施展法術,把巨人變小,到山下部落去吃人。還好魯凱族有一位勇士白狼,他有一雙特別的眼睛,可以分辨出真正人類或是巨人變的人類。但是......


創作心得:
這次的作業主題是有關於原住民的傳說故事,當時一聽到這個題目時覺得我們與原住民的距離有點遙遠,所以可能是一個很困難的作業……。但是當我真正進入狀況後,發現好險這是個原住民的傳說故事,可以讓我們完全自由發揮的傳說故事,而且要不是這個作業,我們應該很難接觸到原住民這一塊。
做2D動畫對我來說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我的手繪很不好,但是這次的作業反到讓我增加了信心。就是因為我只會畫”很平的東西”,所以就用這種感覺來創造了我的自我風格!!!當然還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角色設計很特別的關係。我發現我只要不是畫”真實的人類”,其他的角色我就可以自我發揮。不過,老實說我還是沒能非常有自信,因為這種風格不知道還能不能運用在其他的2D動畫裡…….。
而這次是第一次使用到錄音室來錄製旁白,總共錄製了3次以上。總覺得剪影片剪到最後,就會想要拉長畫面,讓人比較有延續的感覺,因此就會越來越覺得旁白念的速度太快了。旁白跟音樂的處理等應該要作多磨練磨練。
人家說設計系的學生在一、二年級,相較於其他的系的學生,都是輕鬆的玩樂;但是到了三、四年級後,就換我們難熬了。這次,我可真的深深的體驗到了。已經不只是每天每天的熬夜,是好幾天沒睡覺了…….。不過,我想我們的努力是有代價的,至少現在感覺累的很踏實!!!


原住民傳說故事:會耕地的陀螺

阿美族傳說故事:會耕地的陀螺
影片創作者:大同大學 媒體設計系 張文揚



關於人物設計:
在這故事裡,貴人Kapah代表的是一個有神力、與凡人不同、從天而降的仙人。因此用頭與身體分開代表其神奇、與眾不同的特質。

而美女fafafih則是將頭側一邊當作其特殊的設計,因為側臉更能表現出美女的輪廓、氣質獨到之處。

關於場景設計:

在場景設計上,用深橘色當底,壓出沉著、穩重的感覺,並且讓每一張圖色調、風格統一。

Flashmob at 2009 新一代設計展

Flashmob 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表演者與週遭人之間的情緒流動。

週遭的人的不知情的情況之下遇到與這環境不搭調的表演時,他們心理都在想什麼呢?同時間,表演者也可感受到週遭人們的行為反應。這樣子的交流,就稱為“社群行為2.0”。

就讓我們來看看在2009年新一代設計展如火如荼的進行時,當觀賞者都靜止不動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大同大學 設計學院 2009下半年~2010上半年 重要考試時程表

大同大學 設計學院 2009下半年~2010上半年 重要考試時程表

日期
重要考試
2009年10月26日~11月6日
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班 推薦甄試報名
2010年1月22日
工業設計學系與媒體設計學系 轉學考試 (若無缺額,則不舉辦)
2010年2月8日~3月1日
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班 招生報名
2010年2月8日~3月1日 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招生報名
2010年3月19日
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班 入學考試
2010年3月20日
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入學考試
2010年5月3日~10日
設計科學研究所 博士班 招生報名
2010年5月27日
設計科學研究所 博士班 入學考試


以上考試時程,以招生簡章之規定為準。

98學年度 大同大學 設計科學研究所 博士班 錄取名單

98學年度 大同大學 設計科學研究所 博士班 錄取名單 (以正式通知為準)


正取生8名:

88040002陳永青 88040012葉枝龍 88040013王韋懿 88040014林昌美

88040017陳威仁 88040018黃立倫 88040022卓有信 88040023翁能嬌


備取生6名:備取生以備取順序排列由左至右,由上而下

88040027黃瑞瑛 88040026姚彥廷 88040009王國雄 88040021盧縉梅

88040007胡齊元 88040015謝宜娟

報到

一、正取生請於98年6月22日上午10點,依通知單上說明至各所辦理入學前報到手續,逾期未報到者,以自願放棄入學資格論,考生不得以未接獲掛號信函為由要求補救措施。

二、備取生收到備取通知單起至98年6月22日晚上11點前,進入報名網站辦理報到,逾時未上網登記者,視同放棄遞補機會,考生不得以任何理由來要求補救措施。

Summer School夏日學園:夢想志工招募


還記得2008年3月的時候,遊戲橘子品牌總監陳秉良先生於演講中透露了一個相當熱血的活動嗎?

現在這個活動已經正式開始招募織夢人了,有興趣的請點這裡

活動時間:2009年6月29日-7月31日,兩階段進行:夢想志工訓練、萬里鄉偏遠國小關懷活動

活動地點
訓練地點:台灣外展教育基金會渴望基地(桃園龍潭鄉)、雪山
服務地點:台北縣萬里鄉偏遠小學:野柳國小、崁腳國小、大坪國小、萬里國小、大鵬國小

大同大學與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合辦設計工作營活動紀錄照

此次工作營以研究生為主,主題為台、日學生對日本傳統建築物意象之認知差異。在京都工藝纖維大學的貼心地安排之下,順利完成。



除了大同大學補助的機票與住宿之外,京都工藝纖維大學也非常的好客地將講師費貢獻出來補助工作營的參訪費與午餐費用。真心的感謝京都工藝纖維大學的體貼與好客,讓這一次的工作營令人覺得意猶未竟。

2009新一代設計競賽最終獲獎名單

產品設計類
獎項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作品名稱 參賽者姓名 指導老師
金獎 台南科技大學 商品設計系 壓壓樂 劉珮如 陳怡均 簡薇純 李鈺淳 林成發
銀獎 長庚大學 工業設計系 Hanger Circle 李昇祐 方小嘉 翁註重 江佩珊
銀獎 國立成功大學 工業設計系 護身輪椅 黃如薇 楊峻豪 高全成 郭若妤 蕭世文
銀獎 實踐大學 工業產品設計系 吸旋器 黎承儒 鄧建國
銅獎 大同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站燈 陳奕成 李福源
銅獎 大同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步安定 姚愷琪 楊博顯
銅獎 明志科技大學 工業設計系 圓源 莊明憲 蘇鴻鈞 李建佑
銅獎 南華大學 應用藝術與設計學系 掃丟為妙 吳旭峰 李安勝
銅獎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 A SOFAS 賴逸勳 吳正仲
銅獎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工商業設計系 espressivo 趙紹綸 范振能 宋同正
銅獎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工商業設計系 方便 羅貫綸 宋同正 范振能
銅獎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工藝設計學系 垃圾 ‧ 懂 蔡承育 徐宗暉 范成浩 蕭銘芚
銅獎 實踐大學 工業產品設計系 大角羊-自行車 吳俊儒 林曉瑛

數位媒體類
獎項 學校名稱 系所名稱 作品名稱 參賽者姓名 指導老師
金獎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數位媒體設計系 花音小姐 李宓穎 陳彥斌 楊政陵 陳思聰 黃惠玲
銀獎 天主教輔仁大學 應用美術系 豆激演 蘇薇安 蔡依珊 王年燦 廖崇政
銀獎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多媒體動畫藝術系 起風時 吳溥芳 施雅純 莊雅雯 王年燦 鄧博澍
銀獎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數位媒體設計系暨設計運算研究所 互動商業櫥窗 朱婉萍 賴念怡 林詩賓 張文山
銅獎 大同大學 媒體設計系 花遊 林冠伶 李京玲 陳立杰 朱柏穎
銅獎 玄奘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金失丁正傳】 動畫影片 江國樑 羅靖萱 三政暉 林柏君 賴玟霓 林志隆 何堯智 張邑丞
銅獎 長榮大學 媒體設計科技系 SPOON 莊絢維 陳韻慈 林子淵 莊祿民 郭辰嘉
銅獎 建國科技大學 商業設計系 台灣百家姓故事館 陳彥蓉 何宣翰 石馥綾 林思韻 張雅婷 李思萱 許勝崴 張若菡 林建漢
銅獎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多媒體設計系 批紙 劉雅淑 張珮鈺 謝明旭 羅仁宏 楊銘峰 廖子翔 朱文浩
銅獎 崑山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互換 林筱芸 侯婉婷 蘇榕榕 吳柏軒 蔡瑋哲 劉欣盈 汪怡君 李佳玫 黃文勇
銅獎 實踐大學 媒體傳達設計系 愛的邊緣 劉乃瑋 張淑滿 李哲榮 李云豪
銅獎 實踐大學 媒體傳達設計系 瘋狂進化論 趙華軍 張天捷
銅獎 環球技術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系 迷恙 蘇丰健 沈絲琪 楊雲晶 林玟彤 魏敏芳 王冠倫 王秀如

大同大學 工業設計研究所 98學年度碩士班錄取名單

錄取名單如下(25名):
85041001黃新哲 85041003洪銘徽 85041006洪子喬 85041008盧韋伶 85041016胡維桓
85042001洪楚雯 85042004楊元瑜 85042005周品妤 85042008吳培文 (甄試生9名)

86040004許智閔 86040013郭家瑋 86040032朱尚禮 86040033郭映潔 86040034姚采明
86040035鍾文哲 86040040羅煥龍 86040044陳佑昌 86040071李昭慶 86040108徐偉倫
86040110張容綺 86040111謝青諳 86040113林信儫 86040114王怡丹 86040115廖郁慈
86040127許峻偉 (正取生16名)

恭喜以上考生,榮登金榜

以下為備取生(16名):備取生順序先由左至右,再由上而下,依序排列,以正式通知為準
86040003林宛欣 86040005汪俊廷 86040057黃爾均 86040023詹凱翔 86040036戴筱穎
86040052顏雅涵 86040029吳雅雯 86040008楊晏琳 86040024許竣淵 86040073李岱晏
86040066陳君儀 86040070邱宗偉 86040124黃郁雅 86040011吳致廣 86040030陳詩婷
86040062高玉龍

報到
一、正取生及甄試生請於98年6月3日上午九點,依通知單上說明至各所辦理入學前報到手續,逾期未報到者,以自願放棄入學資格論,考生不得以未接獲掛號信函為由要求補救措施。
二、備取生收到備取通知單起至98年6月3日晚上十一點前,進入報名網站辦理報到,逾時未上網登記者,視同放棄遞補機會,考生不得以任何理由來要求補救措施。

大同大學畢業設計專題多件入圍2009新一代設計競賽

2009新一代設計獎共有2056件設計作品報名,競爭相當激烈。共有266件設計作品入圍決選。

2009新一代設計競賽各類別入圍件數如下:

類別

收件數

入圍件數

產品設計類

1030

131

工藝設計類

288

41

包裝設計類

115

24

平面設計類

311

40

數位媒體類

312

30

共計

2056

266



今年,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有產品設計組與媒體設計組的畢業生投入比賽,成果斐然。

在產品設計組方面,共有17件作品榮獲入圍,佔所有產品設計類入圍件數的13%。


作品名稱

參賽者姓名

指導老師

1

分享椅

王惟之 安川麻衣子

陳立杰

2

拈花

郭家瑋 蔡易成

李福源

3

光.疊

黃宏成 曾寮安

童沈源

4

瓶音

彭永勝

李福源

5

站燈

陳奕成

李福源

6

充氣燈

黃正倫 陳儀霏

廖柏晴

7

WARNING!!

洪子喬 盧韋伶

連榮輝 吳志富

8

車販子

曹子捷 張豪軒

連榮輝

9

軟清瓷

彭永勝

李福源

10

電子筆記本

陳鈺瑾

楊博顯

11

步安定

姚愷琪

楊博顯

12

張伯璜

李福源

13

綻光

陳詩婷 劉厚均

廖柏晴 曹永慶

14

會呼吸的椅子

吳郁瑩

李福源

15

.

林承翰 鐘于勛 鄭宇庭 陳劭宸

李福源

16

衣架。夾

曾奕鈞

李福源

17

不需鍛造的新椅子

吳郁瑩

李福源



在媒體設計組方面,共有3件作品榮獲入圍,佔所有數位媒體類入圍件數的10%。

作品名稱

參賽者姓名

指導老師

生命中的秘密

游雅筠 林彥伶 吳培文

李文淵

短路的愛

陳映儒 陳泓介 余國欣 吳曉嵐

陳禹達

花遊

林冠伶 李京玲

陳立杰 朱柏穎



恭喜以上同學,並祝福下一階段更順利。
未入圍的同學們,你們也打了一場漂亮的戰爭,不枉你們的熱血青春了。

第二階段的評選將會於5月14到17日假台北世貿展覽館一館新一代設計展直接評選,並於16日頒獎。歡迎大家一起來參與台灣一年一度的設計盛會,體驗台灣新一代設計師們揮灑他們的青春。

色彩觀察:綠色

設計師:林柏維


綠色是我這次作品觀察紀錄的對象,我選它的原因是因為我想把這次的作品擺在房間裡欣賞,一開始想了很多顏色,像是紅色、黃色、橘色,比較強烈又很搶眼的顏色,因為它們可以刺激感官,對於我在設計靈感的來源上有很大的幫助,可是後來我發現,要設計出好作品靠的不只是熱情,而是需要更多想法的沉澱,所以我考慮了藍色、黑色,但我又覺得它們太過於沉悶、憂鬱,不適合我如此樂天開朗的個性,甚至可能會影響到我作品表達的情緒,因次最後我決定選取和我最match 的綠色。綠色給人腳踏實地的感覺,就像大樹一樣,一步一步地往上成長,就像小草一樣,一點一點地向前延伸,綠色可以給我鼓勵,也可以安定我的心情。

因為這個作品,我開始思考顏色對於人的生活中有什麼影響,然後我發覺,每個顏色其實都有個隱藏的訊息,而且會不停地一直發送,所以每樣東西的顏色其實都有他的意義在。就拿黃色與紅色來比較,兩個都是很強烈的顏色,但如果用來警告的話,紅色的效果比黃色來的嚴重,像是紅綠燈的黃燈用來警惕、預告駕駛人小心,而用紅燈來警告駕駛人應該停駛。在同學的報告中也都有提到類似的概念,所以這次的作業讓我在設計上又向前進步,也多了點常識。

設計理念:
利用綠色的特性給人安定踏實的感覺,然後把綠色給我的感覺用具體的圖樣表達出來---箭頭,綠色讓我有前進、向上的感覺,因如為植物就是此,所以我將所有照片中箭頭範圍裡的照片的對比調高,然後將外圍部份的對比調低,因此可以一眼就看出我想表達的想法。